原标题:有新担当才有新作为
中国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员干部要有新担当新作为。何谓新担当?何谓新作为?深刻理解这一新时代要求的内涵,对于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智慧、政治意识和工作能力,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新担当意味着党员干部要有政治担当、历史担当、责任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党员干部要具有政治担当,政治担当就是党员干部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党员干部要具有历史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拓创新,是邓小平同志一生最鲜明的领导风范,也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应该具有的历史担当”“看准了的事情,就要拿出政治勇气来,坚定不移干”。党员干部要具有责任担当,“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新时代的新担当,主要体现在:一是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二是树立共产党人价值观,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三是坚持四个“心中有”,“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对党忠诚,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四个“心中有”,突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也是所有中国共产党人一切言行必须自觉遵循的逻辑起点。
新作为意味着党员干部要有忧患意识、实干精神和创新能力。忧患意识,是中国优秀传统政治文化基因。中国共产党是由一批优秀的忧国忧民的先进知识分子组成的,他们是中国传统文化基因的忧患意识的继承者,是忧天下之心的传承者。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也是当今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从革命时期到改革开放时期,无数共产党人赴汤蹈火、埋头苦干,奉献出了自己的汗水、智慧甚至鲜血。
新时代如何才能有新作为?有新担当才有新作为。一是心有信仰,认真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坚持四个自信,筑牢四个意识,并自觉地运用这些治国理政思想指导我们的实际工作。二是胸怀世界,要有世界政治大势的发展眼光,自觉地将自身的工作实践放到世界格局的整体框架当中,放到新时代的国内社会发展格局当中,才能使我们的工作做到前瞻性、引领性、指导性、创新性。三是脚踏实地,踏石留印,抓铁有痕,撸起袖子扑下身子,对待每一项工作都要有工匠精神,持之以恒,力求尽善尽美。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一首儿歌唱出了中国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端午节,还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闻名世界的中华文明瑰宝。回眸上下五千年中华文化,眺望建国百年时的民族复兴,习近平说:“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总书记如何看待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传承:不忘历史,吸收精神养料
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
要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要加强文物保护和利用,加强历史研究和传承,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要增强文化自信,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2017年4月19日,习近平在广西考察时强调
这种伟大精神需要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前不久,我在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向全体代表讲过:“中国人民的特质、禀赋不仅铸就了绵延几千年发展至今的中华文明,而且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我讲到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这种伟大精神是一代一代中华儿女创造和积淀出来的,也需要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创新:与时俱进,丰富精神世界
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我们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
——2018年3月20日,习近平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自信:充满勇气,开拓精神力量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2016年7月1日,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满自信
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要对我国宪法确立的国家指导思想、发展道路、奋斗目标充满自信,对我国宪法确认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充满自信,对我国宪法确认的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满自信。
——2018年2月24日,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指出
此外,端午节也是国家的法定节假日。党员干部应当如何把节过好,看看习近平怎么说:
少出去应酬,多回家吃饭
对领导干部来说,除了工作需要以外,少出去应酬,多回家吃饭。省下点时间,多读点书,多思考点问题,油腻的食物少吃一点对身体还有好处。
——2013年1月22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指出
保持健康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多学习充电、消化政策,自觉远离那些庸俗的东西。
——2014年3月17日至18日,习近平在河南省兰考县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强调
肩负责任一刻不懈
我在地方工作时,逢年过节都得值班,生怕出了什么事。很多地方和部门的负责同志一到节假日就不见了,到外地去休假了。跑到那么远的地方怎么放得下心?一旦有个什么事怎么办?当领导干部就要有强烈的责任感,节假日尤其要自觉坚守岗位。没有说不让休息,但关键是如何休息、在哪儿休息,有没有考虑到自己肩负的职责。大部分领导干部在这个问题上做得是好的,节假日都能自觉坚守岗位。这不也是一种规矩吗?
——2015年1月13日,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