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地理核心素养,深化课堂改革,推动“双新”建设,12月7日上午,福建省教育厅对我校高中部开展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线上视导。


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地理教研员武韬、相关地市教师代表参加此次线上视导活动。活动由漳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高中地理教研员张志烜老师主持。我校副校长余荣宗、地理教研组长张丽玲负责对接实施。
教学示范课

陈惠燕老师展示高三复习课《华北盐碱化的治理》
陈惠燕老师这节课围绕“确诊病情”“寻找病因”“对症下药”三个环节展开。课上,陈老师通过视频、动图等方式展示水盐运动的原理,引导学生掌握盐碱化的形成机制和表现。在“寻找病因”环节,引导学生通过分组探究活动,探寻华北盐碱化的成因;并以小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完成形成原因的思维导图;最后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讨论——如何“对症下药”切断盐碱化形成过程,达到与盐共生,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新课程推进情况汇报

郑月娜老师进行新课程推进情况汇报
我校高三年地理备课组组长郑月娜老师介绍我校新课程推进情况。郑老师主要从以下方面汇报我校地理组新课程实践:
1、学习新课程理念,转变教学观念;
2、加强教研,加大新课程理念的实践力度;
3、培养教师网络化的课程资源开发能力;
4、改进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5、注重过程性学习评价,及时反馈。
评课研讨

省普教室地理教研员武韬老师评课

各校教师线上听评课
汇报结束后,省普教室地理教研员武韬老师和市教科院高中地理教研员张志烜老师分别进行点评。武韬老师认为本节课教学素材丰富多样,问题链设置合理,师生互动较好,课堂节奏紧凑,发展了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并就改进课堂教学提出建议。
武韬老师还充分肯定了我校认真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教研氛围浓厚,对于新课程推进实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张志烜老师认为本节课能够整合各种教学资源,使用案例教学,合理设置情境。教学过程注重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对学生思维状况的评价,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
在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和漳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引领下,学校也将在以后的地理教学研究中更注重聚焦地理核心素养,充分深化课堂改革,积极推动“双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