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携一缕浅夏的芬芳,凝一份教育的真情。从教研中出发,一路跋涉,寻找思想碰撞的诗意和远方;在课堂中探索,一路芬芳,收获教学的精彩和成长。
为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进一步发挥优质高中的示范辐射作用。2024年5月7日至2024年5月8日漳州市第二中学部分优秀教师赴芗城区北斗中学开展送培送教帮扶活。
本次帮扶主要以同课异构为主,在同课异构中,老师们通过不同的教学设计体现新课程的新理念,达到了共同切磋,探讨课堂教学艺术,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目的。
郑月娜老师教学设计遵循“教-学-评”的过程,用活动探究的形式开展,以中老铁路为例,探究交通运输布局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同时选择教材中陕西省武功县的案例和厦漳高铁,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迁移。

黄国民老师用“没有一支甘蔗能逃得过古城”作为导入,展现古城火热的旅游,由此引出交通运输的发展对于旅游业的带动作用。教学过程中选取新圩镇和浦南镇等乡土案例,贴近学生生活,很好的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陈跃冷老师教学设计以问题串形式引领整节课,先提问回顾本节课需要用到的旧知,再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并思考第二个实验可能出现的结果,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进而抽象概括出本节课的重点概念及性质,以一道例题进行概念的应用巩固新知,规范解答过程,再以一道课后练习让学生模仿解题,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进一步强化巩固。

吴炳文老师用视频“专家预测导弹拦截成功率将达到250%”导入课堂,按照高考要求,结合学生实际,先复习旧知,再通过引例引导学生计算概率,进而抽象出概念,通过练习引出性质,前后衔接自然,一气呵成,最后再用本节课的概率运算得出课堂开始部分的专家的说法是不严密的,形成课堂的前因后果,达到本节课的预期效果。

吴立新老师采用议题式教学,注重打造活动型课程,选取315晚会、漳州三宝集团等案例融入课堂,遵循“教-学-评”一体化建设,重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老师的导向作用,把课堂还给学生,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很好实现学科素养落地,进一步提高学生合作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陈邵淳老师用“主播带货”一例到底,展现层层推进,很好展示教学基本功。整堂课师生互动积极有效,教师对知识点的讲解非常到位,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是一堂成功的示范课。

郭秋梅老师:本堂课从人物命名风格这一小切口入手,将其与两篇小说的题旨,与整个大单元编写目标相结合,在“异”与“同”的线索中实现对鲁迅和沈从文的创作风格乃至于整个中国现代文学创作的核心问题的思考与探索。板书设计有创意,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整节课学生兴趣浓烈,积极主动性较高。课堂展现了“双新”背景下课改的理念,设计创新,内容丰厚且有深度。

郑柳薇老师:教学设计思路清晰,紧紧围绕课后学习提示中“风格迥异,差别很大”这一主线,从人物命名之迥异、两地民俗之迥异、两地人性之迥异三方面展开教学活动。本堂课的另外一个亮点就是让学生合作,演读文中精彩的部分,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一堂有趣而又有实效的好课。

郑莲玉老师:本节课从学生的视频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各个环节的任务设计符合学生的学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在教学中,注重启发、引导学生,强调词汇积累的重要性,板书设计精美,最后输出阶段请学生上台展示,教师指令明确,学生角色分配清楚,体现了学以致用、将英语学习与生活有效结合起来。

李耀珍老师:这节课利用与主题相关的视频导入,最后以解决视频中出现的问题作为输出,符合本节课这篇文章说明文的特点,一开始也激发学生的已有知识和学习兴趣,利用PWP教学方法,聚焦的“读思言”教学模式,由浅入深,循循善诱;师生互动好,最后学生的表演体现知识的迁移;作业设计有分层,关注学生差异,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听课学习促交流,交流互鉴拓思路,互学共进,助推专业促发展。教师们认真观摩,详细记录,对课堂中的教学设计,师生互动,学生表现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观察。
教而有思,研而有行。在评课、议课环节,老师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针对本节课堂中的教学机智、课堂把控度、知识点的渗透等分别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也分享了一些自己在课程、教材实施过程中的困惑与感悟。
步履坚定共奋进,送教之旅催开芬芳四溢的花径。此次活动不仅是温馨的携手,更是成长的对话,为教师专业成长筑起互动交流的桥梁。老师们的教育理念得到更新,教育教学的新思路得以开拓,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迈向更高的教育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