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师大附中(漳州二中)举办高中数学学科青年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
在“双新”改革持续深化与教育数字化转型加速的时代背景下,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度践行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理念,着力提升高中数学教师对教材的深度研读、精准把握与创新运用能力,我校数学教研组在开学初第5周,精心策划并开展了以“青蓝相济,数蕴飞扬”为主题的青年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
本次岗位大练兵评委阵容强大。市优秀教学人才杨幼妹教研成果丰硕,对教学环节烂熟于心,精准解读大赛规则;全省优秀教师陈幼清省赛经验丰富、理论扎实,评判独到;发表多篇论文的黄其芳对知识生成见解独特,为练兵带来全新视角。
活动内容紧密围绕高中数学教学核心环节与关键能力,设计了丰富且具挑战性的项目。在“限时教学设计”环节,青年教师需在规定时间内,依据给定教学内容,融合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落实“四基四能三会”,精心构思教学流程,展现对教学目标的精准定位、教学方法的巧妙选择和教学活动的创新设计能力。“现场无生授课”要求教师在模拟课堂环境中,以扎实的数学专业知识、清晰的逻辑表达和生动的教学风格,充分展示对教学内容的深度挖掘与独特见解,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教学反思与答辩”则聚焦教师的教学总结与应变能力,教师需结合授课表现,深入反思教学过程,回答评委基于教学理念、方法运用、学生学习效果等方面的提问,体现对数学教学的深度思考与持续改进意识。此次大练兵活动,不仅是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一次集中检验,更是为他们搭建的成长与交流平台,助力他们快速成长为高中数学教学的中坚力量,推动学校数学教学质量迈向新高度。


3月12日上午,我校全体高中数学教师齐聚录播室,共同观摩古杨老师讲授的《斐波那契数列与黄金分割》这一精彩课程。在观摩过程中,教师们全神贯注,认真记录课堂的每一个关键环节与细节,秉持着严谨专业的态度,同步展开评课交流。一堂优质的观评课,要求评课教师具备深厚的教育教学理论基础与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在观课环节,需从教学目标的设定与达成、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呈现、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教学过程的推进与把控以及学生学习状态的观察与分析等多维度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
在评课环节,要求教师基于观察事实,结合教育教学理论,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课堂教学的优点与不足,并提出具有针对性、建设性的改进建议。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观评课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促进作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推动数学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
在本次模拟福建省教师技能大赛活动中,肖巧玲、潘紧珠、张阿凤、吴澳埕四位本校青年老师与教科院卢佳炫老师围绕“正弦定理”课题展开精彩的片段教学竞技,每位老师都展现出了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依据课程标准对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要求,老师们在课堂引入环节,凭借敏锐的教育洞察力,结合生活实际、数学文化等元素创设情境,迅速抓住学生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在探究阶段,他们熟练运用引导提问、小组讨论、几何直观等多样化教学策略,巧妙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交流,深入挖掘正弦定理背后的数学原理,有效培养学生逻辑推理、数学抽象等核心素养。知识生成过程中,老师们数学语言精准规范,逻辑架构严谨清晰,将复杂知识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呈现,帮助学生搭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充分体现出对教材的深度理解与灵活驾驭能力。面对专家提问,老师们思维敏捷、条理分明,从教学目标达成、学生学习效果、课程理念落实等多维度精准作答,展现出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与教学反思能力 。
答专家提问环节


本次专家提问的问题是:从数学学科教学的角度衡量,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
从高中数学学科角度看,好课的教学目标需契合课程标准,精准指向核心素养培养;教学内容要兼具准确性与拓展性,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教学方法应灵活多元,充分启发学生思维;教学过程需结构紧凑、互动积极;教学效果要实现知识高效传递,切实提升学生能力。
此次练兵活动,各位老师展现出扎实功底,在情境创设、知识讲解上亮点频出。但部分环节也存在不足,比如小组讨论深度不够、时间把控稍欠精准。这次活动是宝贵经验,让我们明晰方向,未来定能打磨出更优质的数学课 。
END
供稿 | 陈幼清
供图 | 杨幼妹
编辑 | 吴澳埕
初审 | 林淑芬、杨幼妹
复审 | 陈明贵
终审 | 吴立新
出品 | 学校新闻宣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