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二中校本课程编写要求
为落实“立德树人,为每一个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发展学生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校将着手系统整理原有的校本课程,并开发系列适合学校发展要求的新校本课程,学校将把优秀的校本课程(资料、教案) 汇编成讲义。希望所有同志踊跃参与。现将校本课程编写的格式要求如下:
一、校本教材的基本结构包括:
1. 封面:自行设计。(第一页:封面文字:ⅹⅹⅹⅹ学校校本教材、课程名称、主编、副主编等)
2. 课程说明:包括该课程开设的指导思想、目标、知识系统、方法系统和训练方法系统的特点,以及编写人员情况介绍等。
3. 学习指导:包括该课程对学生原有学习基础的要求;所追求的课程三维目标;学习需注意的事项;评价要求等。
4. 目录
5. 正文部分:应包括知识系统、方法系统和训练系统三部分。
6. 大标题(3 号宋体加粗号);副标题(4 号宋体加粗号);正文(5 号宋体),版式: A4 纸张,行距 16 磅;页边距:上下页边距 2.0cm,左右 2.0cm。
7. 附录:主要的参考文献、给学生的参考资料等。
二、校本教材的篇幅:
各课程按 18 课时编写,注意文字的梳理,有插图的部分注意版式的编排。
三、其他注意事项:
1.教材的编写形式要参照新课程,要求设计活动栏目,如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知识链接、活动设计、练习测评(以上栏目供参考,具体可以参与后面的附件)
2.编写完毕后,仔细校对,确保知识科学、准确,不出现错别字和标点错误。
漳州二中
2020 年 8 月29 日
附:校本课程开发申报表、登记表、开发目录
漳州二中校本课程登记表
选修课名称 |
|
任课老师 |
|
学科范畴 |
|
周课时数 |
1 |
总学时数 |
18 |
教学设备要求 |
|
选修课选报条件 |
高中学生 |
课程总目标及内容 |
|
|
课程开发依据 |
理论依据 |
|
现实依据 |
|
评价方式 |
|
填表说明:
1. 一门课程,可由一位教师或教师团队开发。
2. 课程背景分析以学生需要、教学需要为主,辅以教师、教师团队自身知识准备情况。
3. 课程目标结合本课程要求,按照三维目标展开阐述。
4. 课程特色可突出课程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的亮点。
5. 课程内容按章、节草拟,主要是章节目录。
6. 实施策略可填写关于教学方法的设想。
7. 评价要求指对教学目标达成度的具体阐述,主要是针对学生知识达成情况的评价。
校本课程申报表填写说明
注:表格大小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计
“课程材料” 可以是自编教材、选编教材、选用优秀教材、拓宽现有教材。
“授课对象”根据实际上课情况填写:高一学生或者高二学生或者高一、高二学生
“课程类型”包括大学先修类、地域文化类、人文文化类、科学文化类 ;四选一
“课程说明”要尽量突出课程开设背景、课程开设意义或课程特点,以便校本课程评审组和选课学生更好地了解教师所要开设的校本课程,以增强课程的吸引力。
5、表中“课程内容”要求重点明确、按从易到难排序;涉及选择哪些内容与怎样组织这些内容或活动安排。
模式一:
第一节:*****(*课时):******************
第二节:******(*课时):************
模式二:
第1课时:*****
第2课时:*****
说明:两种模式任选其一,但是课时总数要有18课时。课程介绍及常规教育,学生学习成果的展示(或者考试)可以算在总课时内。
6、课程评价
1、评价内容
(1)学生上课的出勤情况。
(2)学生上课的表现。
(3)学生习修报告的完成情况或者卷面的答题情况或者手工成品的制作情况。 (说明:一定要根据课程的特点进行设定)
2、评价形式
(1)学生自评:学生自我对照出勤、学习态度、习修成果完成自评。
(2)学生他评:学生根据对照出勤、学习态度、习修成果完成相互评价。
(3)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训练实践的态度(投入程度),运用技巧的能力,最终形成终结性评价,认定学生是否合格。
20 -20 学年度校本课程开设情况
序号 |
负责人 |
参与者 |
部门 |
申报课程 |
学时 |
开设年级 |
学校意见 |
1 |
|
|
|
|
|
|
|
2 |
|
|
|
|
|
|
|
3 |
|
|
|
|
|
|
|
4 |
|
|
|
|
|
|
|
5 |
|
|
|
|
|
|
|
6 |
|
|
|
|
|
|
|
7 |
|
|
|
|
|
|
|
8 |
|
|
|
|
|
|
|
9 |
|
|
|
|
|
|
|
10 |
|
|
|
|
|
|
|
11 |
|
|
|
|
|
|
|
12 |
|
|
|
|
|
|
|
13 |
|
|
|
|
|
|
|
14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