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新课标理念落地开花,发展多维评价,进一步深化教育课程改革,加快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我校与漳州市艺术实验学校和闽南师范大学附属龙溪学校,联合举办以“研读课标 多维评价 提质增效”为主题的市级教学开放周活动。
活动形式多样,有同课异构研讨课和讲座等,并运用现代媒体技术进行直播,扩大优质资源的辐射,为教育教学提质增效。
来自闽南师范大学、漳州市艺术实验学校、闽南师大附中的专家学者与老师共开设专题讲座2场,依托新课标理念,聚焦评价方式和教育现状,深入剖析,令人受益匪浅。
学术讲座
12月15日下午,闽南师大教育与心理学院心理博士、教授、博导、漳州市心理学会会长赵广平老师给师生们带来一场《中学生常见心理与行为特点及教育策略》的讲座。赵教授讲课风趣幽默,循循善诱,将深奥的心理学知识讲得深入浅出,让老师和学生对相关问题有更多的了解和应对的策略。
12月13日,我校政治组吴立新老师为闽南师大实习生、见习生以及高二(1)班的同学带来了一场《新高考视域下,思想政治主观题解答策略》的专题讲座,吴立新老师从新高考考什么、怎么考、怎么办展开,进行了细致的分享。
观摩研讨课
来自漳州市闽南师大附中等4所学校的老师共开展市级公开课33节,涵盖10个学科。老师们在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手段,结合新课标理念,聚焦核心素养的形成,开展对学生的多维评价,落实立德树人的总目标。
我校余敏老师的《<邹忌讽齐王纳谏>与<谏迎佛骨表>联读》使学生充分领略了古人劝谏艺术的魅力,学以致用。
我校陈雅莉老师的《词语积累和词语解释》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自主学习、自主评价,实现了教、学、评的一体化。
漳州一中陈和木老师讲解《愚公移山》,借愚公的精神鼓励学生们剑指中考,积极韧战。
闽南师大附属龙溪中学陈孟佳老师教授《穿井得一人》,巧设情境,课堂气氛活跃。
我校吴靖老师的《探寻神奇的幻方》,及时关注学生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践行新课标,真正为学生提效赋能。
闽师大附属龙溪学校郑萍萍老师的《典籍里的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以古代才女周莹智解难题引入,加强课堂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更好发展。
我校陈幼清老师《函数的零点和方程的解》以问题串引领整节课的教学,每个环节环环相扣,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理解数学本质,促进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我校吴永萍老师的公开课充分挖掘文本的育人价值,激发学生探索太空的欲望。
我校李玮欣老师的公开课通过学习袁隆平优秀品质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落实新课程理念。
我校吴丹丹老师的公开课创造性地结合了近几年高考真题,在梳理文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关注细节描写,帮助学生循序渐进搭建知识框架。
我校李艳红老师的《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公开课,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实验结果,进而得出实验结论,并利用该结论引导学生尝试解决实际问题,将知识的学习落到实处。
我校苏艳华老师的公开课既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给我们呈现了一节非常精彩的课堂。
我校郑福玲老师《盐类的水解》公开课按任务式教学逐步构建知识框架,在理解的基础上加深记忆,层层引入辅助学生自主学习,深化化学学科教学的核心素养。
我校黄凌燕老师《硫酸的工业制备》课程条理清晰,以问题式启发学生对工艺设计条件的选择,使学生将知识内化,提炼工艺精髓。
我校鲁文娟老师《燃烧与灭火》的课程主线明确,贯彻化学学习理念“从生活走进化学,由化学走向生活”,最后利用生活中防火逃生等知识将理论转化实践。
我校陈凤娥老师开展《近代科学与文化》公开课。陈老师以“科学大师——文学大师——艺术大师”为主线内容进行授课,渗透跨学科历史教学思维,并合理运用了多种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向大家呈现了一节精彩的课堂。
我校余韶华老师的公开课《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的交流》生动精彩,教学过程中以“情景—探究—感悟”的模式,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目的,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我校邱瑞恋老师以学生生活为基础,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开展了一堂精彩纷呈的公开课。本节课坚持生活化教学,让课堂“活”起来;开展体验式学习,让学生“动”起来;强化价值观引领,让效果“好”起来。
我校郑月娜老师的公开课《如何让城市不再“看海”》,通过2023年7月时事热点河北暴雨引发的城市内涝导入主题,从城市化发展与城市内涝之间的关系,到海绵城市的建设如何减少内涝,以及什么样的城市适合建设海绵城市,层层递进设置问题链。最后让学生展示前期对西院湖公园的实地考察调研,把地理核心素养切实落实到学习实践当中。
我校柯国明老师的公开课,《人口与人种》。初一年的学生刚接触地理这门学科,课堂上柯国明老师通过小故事举例、游戏大比拼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通过展示各种类型的地图,注重引导学生培养读图、识图、析图的能力。
我校蔡艺娟老师开设了《高考复习突破:传送带、板块模型中能量转化问题》的公开课,从生活中的实际物理情境引入,引导学生学会建立物理模型,再进行变式,精心、精简设问,引发学生的思考。
我校王思铭老师《篮球高、低运球》公开课,设置丰富的教学情境,音乐贯穿课堂,围绕重难点,通过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促进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养成。
评课活动
来自闽南师范大学、漳州市教科院的专家们,社会各界学者及兄弟学校同行们对本次我校承办的市级教学开放活动给予高度评价。
本次市级教学开放活动推进新课标的研读,促进各校教师之间的探讨交流,使得评价维度实现多元化。老师们的精心准备和积极参与,展示了学校的教学风采和教育改革发展成效。本次开放周不仅为老师提供了交流展示的机会,还为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促进兄弟学校交流提供了平台,进一步推动教育教学保质增效。
我校晋升为福建省一级达标高中学校之后,更加主动地承担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重任,全校师生迎着时代的发展踏浪前行,积极彰显新时代新附中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