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和煦、春暖花开。3月29日,由福建省总工会主办,福建教育学院、闽南师范大学、漳州市总工会承办的省“劳模工匠(名师)进校园活动在我校举行。福建省教科文卫体工会工作委员会主任郭立新,福建教育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工会主席张志刚,闽南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蒋一婷,工会常务副主席陈惠卿、社会合作处副处长朱志成,漳州市总工会宣教部部长陈瑛,来自全省各地的五位劳模、名师,我校书记、校长姚家辉以及50周岁以下全体教师、实习教师出席活动。
活动开幕式由福建省教育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工会主席张志刚主持。
闽南师范大学蒋一婷副校长在开幕式上致辞。她指出,省“劳模工匠(名师)进闽南师大附属中(小)学活动有效助力附属学校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希望全体附属学校教师以劳模名师为榜样,把劳模精神融入立德树人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主动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提升自身教学能力,着力推进高效课堂创新,共绘育人同心圆,同筑教育强国梦!
福建省教科文卫体工会工作委员会郭立新主任表示,工匠进校园所开展的示范课,观摩课,专题讲座肯定会让与会老师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呈现出生动活泼、独具魅力的课程思政。希望通过此次交流,特别是多学科的借鉴与交融,传递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一流的教学技能,从而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
接着,领导们为来自南平第一中学高中语文教师郑有凌、厦门第一中学高中数学教师黄昌毅,福州格致中学高中思政教师林晓艳,泉州实验中学初二语文教师唐晨,泉州第十一中学初中英语教师陈淑云等五位劳模、名师颁发聘书。
随后,劳模、名师们为我校相关学科的师生们进行了精彩的示范课和专题讲座,并就我校教师关注的课堂教学、教学技能、学科研究、成长历程等方面与师生进行现场研讨交流。
来自南平第一中学的高中语文教师郑有凌为高三备课组带来 《巧用名言 善掘事例》的高三作文优质课。郑老师针对学生作文论据匮乏的问题,以经典名言和课内事例的巧妙运用为突破点,引导学生掌握相应的方法,真正做到一课一得。随后,郑老师又开展《如何提升议论文思辨性》的专题讲座,将实践同理论紧密结合,为我校教师的作文教学开拓了新视野。
来自厦门第一中学高中数学教师黄昌毅,为我校高二创新班开了一节优质示范课《向量与夹角(第一课时)》。黄老师从几何定性分析到代数定量运算,有效突破直线的方向差与空间角关系之难点,突出了向量法求解空间角的优势。此节课很好地提升了学生直观想象、数学运算、逻辑推理等核心素养, 听课师生收获满满。
来自福州格致中学高中思政教师林晓艳,为我校青年教师带来了《青年教师竞赛实践和专业成长路径分析》的专题讲座。林老师结合自己十年的竞赛实践,生动地阐述了如何进行片段教学、课堂教学问答案、观评课等,助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整场讲座内容丰富详实,干货满满,既有理论的高度,又有非常强的实践指导意义,让与会教师受益匪浅。
来自泉州实验中学初二语文教师唐晨,为初三(2)班的同学带来了一堂精彩的议论文写作指导课: 《打败“假想敌”——议论文写作指导之论证思路提升》。唐老师让学生补充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快速把握文章的论点、论据、论证,并借助课文《谈读书》引路,使学生学会通过树立“假想敌”的方式,步步追问质疑,弥补论证中出现的缺漏, 为议论文写作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课后,唐老师分享了自己关于议论文写作指导的心得,展现出高超的教学技能和深厚的理论素养,不仅为聆听的师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为老师们以后的议论文教学提供了新的方向。
泉州第十一中学初中英语教师陈淑云为初一(1)班的同学带来了《七年级下册Unit 6 Topic 3 Section A》的精彩课堂。陈老师将听与说相结合,通过精美的课件和有趣的活动设计引导学生学习新知、内化知识、迁移创新。课后,陈老师和我校初中英语教研组的老师们分享了日常教学中高效的教学方法,进一步更新了我校教师的教学理念。
最后,我校书记、校长姚家辉校长接受福建省教育电视台记者的采访。姚校长指出,此次福建劳模、名师进校园意义非凡。它不仅让我校教师一起领略劳模名师工程,一起分享劳动创造之美,一起感受教书育人之乐,而且让我校师生近距离了解和学习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劳动光荣,声动校园。劳模、名师们的精彩示范,实用的教学建议,灵活多样的学法指导,以及严谨务实、追求一流的治教风格,点亮我校教师的教育“匠心梦”,并激励着我校教师在新时代立德树人、教书育人,当好“四个引路人”,争做“四有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