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性突破!我校三个项目在第38届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喜获佳绩!
4月14日-16日,第38届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泉州举办,本届比赛以“创新•体验•成长”为主题,由福建省科协、教育厅、科技厅、生态环境厅、关工委和泉州市人民政府主办。
1

2

3
据悉,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一项全省最大规模的青少年创新成果和科学探究项目的综合性科技竞赛,本届大赛共收到499个项目,其中青少年科技创新项目370项,经初评后,共有173个青少科创项目入围终评,其中我校有1项科技实践项目进入终评、2个青少年科技创新项目。
经过现场展示评比,我校科技实践项目《如何让城市不再“看海”》获得省级二等奖(指导老师:姚家辉、张丽玲、黄莉舒)。
经过封闭问辩、现场展示等环节,我校初二年学生陈嘉樑的科创项目《加州鲈鱼源维氏气单胞菌拮抗菌筛选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获得省级二等奖(指导老师:范坤芳)。
陈嘉樑在答辩现场
陈嘉樑上台领奖(第一排右三)
高二年林莹涵、郑颖欣和游黄彬同学的科创项目《基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长寿花试管开花研究》获得省级三等奖(指导老师:董芝芳、蔡文燕、郑丽对)。
林莹涵、郑颖欣、游黄彬现场介绍组培产品
项目成果介绍
科技实践项目《如何让城市不再“看海”》
结合高一地理水循环的原理,分析城市内涝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通过实地考察、上网查找资料并模拟海绵城市、雨水花园实验,从中提出减少城市内涝的建议和方案。
模拟海绵城市、雨水花园实验
科技创新项目《加州鲈鱼源维氏气单胞菌拮抗菌筛选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本项目采用牛津杯法筛选到1株加州鲈鱼源维氏气单胞菌AV20922的拮抗菌JZLY33G,并对该拮抗菌的形态结构、生长规律,拮抗谱以及生长条件等进行研究,为开发JZLY33G作为微生物态制剂用于病原菌的生物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观察微生物的生长情况
科技创新项目《基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长寿花试管开花研究》
以长寿花‘花仙子’的茎段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不同蔗糖浓度和不同光照时间对长寿花试管开花的影响,为试管花卉的商品化生产和研究成花机理、花期调控等提供理论基础。
接种外植体
此前,我校共有9个项目在第38届漳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本届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大赛我校多个项目获奖,既是历史性突破,也将大大推动我校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激励我校教师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进行创新,提升科技教育教学服务水平。